我和我的冬奥故事——小雪花凝聚温暖力量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12日 |
||
北京市滑冰协会 张铭霖 Part1:努力,是实现梦想的翅膀! 2008年北京鸟巢,奥运会盛大开幕,虽然那时我仅仅只有7岁,但当时的场面足已将我震撼,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参与到奥运会之中。2015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那时的我已经14岁,下定决心为服务冬奥会做准备!当我进入到大学,机会来到我的面前,测试赛的志愿者来到学校招募,我便立刻报名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心中永远相信那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终我经过层层选拔,一次又一次的面试,成功争取到了2021年4月和10月速度滑冰测试赛志愿者的资格,这是我踏上冬奥之旅的第一步。在两次志愿服务中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从中总结经验,一步步向北京冬奥会迈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很荣幸我成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团队的一员,这一刻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 四月份速度滑冰测试赛志愿者合影 ![]() 十月份速度滑冰测试赛志愿者合影 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体育领域志愿者合影 Part2:变身全能小助理,耐心细心是关键! 作为国家速滑馆的一名服务志愿者,我的任务是对办公区域的11位国际技术官员(下文简称ITO),2位技术官员,1位赛事经理,1位医疗专家的顺利工作进行全面的保障与支持。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复杂,需要我们耐心、细心、要有判断,根据当时的形势来进行合理的工作,不只是等着分配来工作,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他们的需求,防患于未然!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提前做好防疫物资的分发、海报的张贴、房间的布置、手消和空气净化器的安置等等,保证以最齐全的装备,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他们的到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我们像一个小助理一样,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每天到场馆第一件事,检查各办公室的垃圾是否已清理干净,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在他们到来之前,将日程表发放到位,以及每天按时来到检查站门口,引导他们进入办公区,有几天北京下大雪,下陷广场的楼梯结满了冰,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我们果断的改变了路线,带领他们从室内通过。看到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在整个志愿服务当中,我不断学习冬奥工作的各项细节,在脑海中组建并确定自己的任务,合理分配时间,细化各项工作流程,尽可能完美地完成每一次的志愿服务工作。 发放比赛的日程表,时间精确到分钟 ![]() 张贴海报、布置房间 ![]() 每日例会,总结问题 Part3:感受家一般的温暖:为ITO庆生、亲手制作灯笼送祝福 在冬奥会开始之际,ITO们远离家乡,聚集在国家速滑馆为我们的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做出持续1个月的指导与帮助,每天看他们忙碌的背影,我们都很是感动。2月9日,正是国际滑联赛事经理David的生日,我们打算悄悄地为他准备一个惊喜,餐饮领域的老师提前为他定制了带有冰墩墩雪容融图案的生日蛋糕,让他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随着生日蛋糕缓缓推进,他脸上的惊喜与喜悦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做这些的值得与意义所在,北京冬奥会是一个桥梁,把我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 为ITO庆生 ![]() 专属于北京冬奥会的生日蛋糕 随着冬奥会即将接近尾声,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离不开这些ITO们的鼎力相助,他们是比赛的关键,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为了向ITO们的辛勤工作表达来自中国的问候,我们团队的4位志愿者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亲自动手制作灯笼送给了他们。在中国,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 休息时间 亲手制作灯笼 ![]() 给他们亲手制作的灯笼 送给他们亲手制作的灯笼 在此次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来自同事们和老师的关心与鼓励,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水准,更是向外界传达中国声音,体现中国温暖,展现最美的中国形象,为冬奥生辉增添亮丽色彩。每一名志愿者都像一颗火种,用热心和真诚汇成向上的火把,用专业和奉献点燃全民的热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让更多人感受到北京冬奥的温暖与力量。哪怕曾经有过对疫情的担心,也有过对自己外语能力的忐忑,但最终都化为对祖国的信心与服务好冬奥的决心。我们都是一片雪花,凝聚在一起成为温暖世界的力量! |
||
|
||
|
||